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

要闻转载: 江泽民哈佛之行 答最后一问 全场错愕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中国禁闻,中国新闻,大陆新闻解读,被河蟹中国大陆新闻,和谐新闻,河蟹娱乐,河蟹文库,河蟹动漫。 
Let the jobs find you

Instantly post your resume to 75+ job sites. You can save 60 hours off your job search.
From our sponsors
江泽民哈佛之行 答最后一问 全场错愕
Nov 15th 2013, 19:56, by 禁闻

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2013年11月16日讯】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三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一路走来,却像巡回演出,在夏威夷跳舞、弹吉他,在威廉斯堡朗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在洛杉矶唱京戏,江泽民过足了做秀瘾。但他秀的一出大戏还数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十月二十八日,江泽民到达华盛顿的当天,被列入中国的黑名单、不准回国的二十多个中国流亡者,在华盛顿集会,以抗议和谴责迎接江泽民。我代表大家起草了一份《就中国政府的黑名单向江泽民抗议的严正声明》,在记者俱乐部的招待会上散发。一听说江泽民要到哈佛大学演讲,我赶紧回到波士顿,筹备另一场迎接江泽民的节目。

准备向江泽民提问成泡影

在波士顿的人士和香港海外华人民主促进会开了几次会,成立〝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除了组织街头抗议外,拟定了现场提问的问题,共有十二个之多,准备由参加者分头提出,谁知成了泡影,根本没有莅临现场的机会。

江泽民来哈佛演讲,不是应校长的邀请,而是由研究中心主任Ezra Vogel(傅高义)张罗的,规格不高,与国家主席的身份并不相称。据说,江泽民是想到哈佛来得个荣誉博士学位,只好屈尊就范了。哈佛的亚洲研究中心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协调机构。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都各有该领域的亚洲研究的实体机构,亚洲研究中心的任务是在他们之间进行协调。所以傅高义的主任是〝〞,手下没有人马。为接待江泽民忙得焦头烂额,但他自有打算,也只好忍了。

傅高义通知:要得到参加演讲会的ticket(票),必须事先报名,经电脑抽签确定。杨建利、王军涛、王希哲等一大批都报了名,但一个也没有中签。人、维吾尔人也是一个都没有中签。这就怪了,有人说:难道电脑也接到有关方面的指令了?电脑是人操作的,操作电脑的人确是接到有关方面的指令。有关方面来了一份名单,说是名单上的人一个都不能参加演讲会。由此得到一点重要的启示。常有人说,电脑会胜过人脑。电脑在计算、记忆等方面可以胜过人脑。但电脑没有正义的品格,不可能胜过非正义的人脑;相反,非正义的人脑操作的电脑,就成为非正义的电脑。

有关方面的名单执行起来还有麻烦,用电脑做手脚并不能排除名单上所有的人。哈佛规定:凡是演讲会,只要是教授,不论何种专业,本人提出,都可以得到ticket。我向所在的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Program(东亚法研究项目,相当于一个系)的秘书提出,要一张ticket。她说,其他教授都不感兴趣,只有你要一张,应该没有问题。应该没有问题却不应该有了问题。第二天她告诉我:傅高义不给。我问:〝什么原因?〞〝没说。〞秘书给我们主任William Alford(安守廉,当时他人在北京)教授打电话,报告此事。安守廉教授又打电话给傅高义,询问不给郭罗基ticket的原因。傅高义回答:Because of his behavior。(由于他的行为)安守廉教授当即追问:What behavior?(什么行为?)傅高义无言以对。安守廉教授就给校长鲁登斯基打电话,请他干预此事。鲁登斯基校长打电话给傅高义,指出:〝你的做法不符合哈佛的传统〞。有人认为,这是很严厉的批评。不符合哈佛的传统怎么办?要么你回到哈佛的传统,要么你离开哈佛。傅高义选择回到哈佛的传统。他大概还要请示有关方面,直到当天的上午,才给了我一张ticket。

从此以后,我见了傅高义连招呼都不打。有人问我:他是哈佛的名人,你怎么对他如此冷淡?我也回了一句:Because of his behavior。

江泽民体会美国的民主

十一月一日下午,江泽民演讲会的地点是在哈佛的Memorial Hall(纪念堂),会场是Sanders Theater(赛德斯剧场)。我进入会场的时候,看到Memorial Hall附近的街口有两拨人,挥舞旗帜,声浪喧天。一拨是拥护的,一拨是抗议的。警察把他们隔开,中间还有骑警来回走动。两拨人中,有的指指戳戳,互相对骂,好在手不够长,打不起来。

会场上坐满了一千人,傅高义主持会议,校长鲁登斯基根本没有露面。

江泽民演讲的题目是《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上半部分用中文讲中国的历史文化,下半部分用英文讲中国和美国的交往。江泽民曾用英文教训香港记者,说什么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人们以为他的英文有多好,这次演讲露了馅。他的眼睛紧盯着讲稿,英文单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蹦出来的,连of、 as,都是重读,全然谈不上语音语调,还不知道讲稿是不是他本人写的。

江泽民讲完了,傅高义上场,说:按惯例,演讲之后由听众提问。我们预计,问题一定很多,所以事先征集了一些问题,现在提出三个tough questions(困难问题),请江主席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抗议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提出的,傅高义却说成〝欢迎江泽民访问哈佛联合行动委员会〞。什么tough questions!江泽民轻松过关,恐怕他早已准备好答案了。江泽民回答问题时,听众中站出一排美国学生,转过身去,背对主席台。他们的背上有字,连起来是:Free Tibet(给西藏)。虽然按有关方面的名单排除了一批中国人,想不到美国人中还有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

江泽民回答完三个问题,一大批人举起手来,我也高高地举起右手。到场的中国异议人士只有我一个,我受人委托,有很多问题要问。傅高义说:提最后一个问题。他环顾四周,当然不会点到我,点了一位年纪稍大的美国女士。我想,他一定以为此人决不会是〝愤青〞。不料,她却真是提了一个tough question。

她问:〝你们常说有些人的言论是噪音。今天就有噪音。会场外面抗议的声音,你是否听到?你怎样对待噪音和抗议?〞

江泽民回答:〝我到美国来,从夏威夷开始,应该说,我就对于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民主,不是一般的民主。〞他又秀一下英文:〝从General speaking来说,普遍意义上的民主,这个民主的概念我脑子里多得很哪,我说的是美国的民主,我来了以后有具体的体会,比过去书本上学到的要具体得多。〞大家等着他说说对美国的民主究竟有了什么样的具体的体会,可是脑子还是不开窍,没有下文了。接着说〝虽然我已经七十一岁了,但是呐,我的耳朵还是很尖锐。(用词不当。耳朵的感觉只能说敏锐,不能说〝尖锐〞。)那么刚才我在演讲的时候,我就听到外面的高音喇叭的声音。但是呐,我想我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我的声音要比它还高。〞提高嗓门,做了一个高举的姿势。这就是江泽民在哈佛留下的最后的声音。对待抗议,只是比谁的声音高。这算什么回答!既无思想,又不风趣。而且,刚才美国学生显示的无声的行为抗议,你同他们比什么?

傅高义赶紧控制会场,宣告结束。

双双希望落空

江泽民的演讲了无新意,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想不到随行的女翻译风头盖过了他。她仪表端庄,风姿绰约。她发的是伦敦标准音。美国人认为,人的行事方式、说话腔调都显得保守,但在这种场合却觉得这位女翻译的语调很庄重。无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她的用词十分准确。不少人在打听她的名字、她的经历。还有美国男孩问:〝她有没有结婚?我要到北京去找她。〞

傅高义到底有什么打算?我没有听他本人讲过。据了解他的人说,他是想到北京去当美国驻华大使。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任期将到,而他的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任期将到。他曾在美国(CIA)任职,自以为有资格成为大使候选人。当驻外大使,除了本国任命以外,也需要驻在国表示接受,所以傅高义要巴结江泽民。

这一出戏的两位主要演员,希望都落了空。傅高义没有当上驻华大使,江泽民也没有得到荣誉博士。之后,捷克总统哈维尔却得到了荣誉博士。一个求之不得,一个不期而遇,因为哈佛自有哈佛的标准。

傅高义退休之后,潜心写作,以十年的时间出了一本《邓小平时代》。他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去中国找人采访。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对傅高义说:〝你应该找郭罗基采访,何必舍近就远?他是邓小平封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要了解邓小平,不找他找谁?〞

我说:〝他不好意思找我。〞

〝为什么?〞

〝Because of his behavior。〞这位朋友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作了解释。

他认为,为了忠实于历史还是要找。

我说:〝他找我,我也不会理他。〞

〝为什么?〞

〝还是Because of his behavior。〞

按他的behavior,我担心,我提供的材料难道不会让他去美化邓小平?

二○一三年十一月四日

于美国奥马哈

文章来源:动向杂志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