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天安门遭到"恐怖暴力袭击",一副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样子,像是在揭示某种隐喻。"莫名其妙"家破人亡后,我曾奔走呼告于大大小小的荒庙,知道天安门广场戒备森严到了何等的程度,也了然那儿聚集着怎样的戾气,因此对这次的流血事件,我也并不感到惊诧。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无论给"舍生取暴"的一家三口强贴怎样的污名化标签,都无改人人自危的现实,都挽回不了恶劣的政治影响,都不能让无可复制的生命复生……"恐怖暴力袭击"不该有特定揉搓的定性标准。这次天安门前的案发,让我感伤,也让我想起形形色色的"恐怖暴力袭击"。
"解放"前,挥舞着锤子和镰刀的魔鬼打着"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解放全中国"的旗号,落井下石,对内外交困的国民政府展开"恐怖暴力袭击",直接导致了不计其数国人的死亡。"解放"后,有些国人只是表达了不同的政见,即被当局迫害得或家破人亡,或走投无路,或坐穿牢底。
24年前,武装到牙齿的暴政统治者穷兵极武,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展开"恐怖暴力袭击",天安门广场一夜之间被杀得尸山血海,有的学生被坦克车碾成了肉饼,有的孩子被萨姆弹击穿了胸膛,有的市民被执行屠城的侩子手打得血肉模糊……当局到现在为止还在为那次的屠城百般诡辩。
我苦口婆心吁请"人民政府"善待人民,当局恩将仇报,若明若暗对我一家进行残酷迫害。我一向品学兼优的孩子被一个夺命电话骗进已放假的学校,遭到一伙暴政走狗惨绝人寰的"恐怖暴力袭击"。随后发生的种种,不只印证了我孩子是死于虐杀,而且印证了廖梦君是死于有组织的谋杀。
山东教授孙文广反对专制,遭受过"恐怖暴力袭击",被打断四根肋骨;倡导公民监政的郭永丰在深圳遭受过"恐怖暴力袭击",险些当场就被砍杀;盲人陈光诚在逃出魔窟前遭受过"恐怖暴力袭击",被打伤后还不让就医;上海被强拆户沈勇遭受过"恐怖暴力袭击",现已是撒手人寰……
在充斥着邪恶与恐怖的专制丛林里,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你我,在茫茫夜色中早已见识了太多的"恐怖暴力袭击",在种种令人发指的"恐怖暴力袭击"事件背后,我们也发现一定延伸着这样的定律:但凡以公权为依托所衍生的"恐怖暴力袭击",就一定会成为悬案,凶手们一概能逍遥法外。
当另类"恐怖暴力袭击"事件像一丛怒火,燃烧在了荒庙的庙门前时,我们还能假仁假义谴责"舍生取暴"的一家三口什么呢?催生暴力的土壤是如此肥沃,我们向来就没有过免于恐惧的自由。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人?无所谓匪治和兽治,也就无所谓另类"恐怖暴力袭击"事件的发生。
孟德斯鸠说:"专制的原则是恐怖,恐怖的目的是平静"。专制构架下的"建国"史,在人心中撒满阴影苟延残喘到现在,不但一直实行的都是恐怖统治,而且书写的也是一部血泪史。你以恐怖为原则,强加人民以血泪,想要达到"平静"的目的,"平静"就必然只会是荒漠中的海市蜃楼。
以解放的名义烧杀,以民主的名义窃国,以运动的名义迫害,以计生的名义绝后,以稳定的名义镇压,以发展的名义掠夺,以事故的名义谋杀,以和谐的名义掩盖……凡此种种,虽千形万状,但其内核都是"恐怖暴力袭击"。它埋下的是仇恨,促动的是流血,收获的是灭亡,扳动的是轮回。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消解反抗的有效方式,不是给走投无路、忍无可忍的反抗者贴上一个"恐怖暴力袭击"的标签,对已烧成灰烬的死者加以肆意污名化,进行公然的鞭尸,更不是变本加厉将压迫予以升级,而是确实结束匪治和兽治,从推己及人的角度去考量,真正回归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现在的情形是,不论是你的祖传家园遭到掠夺,还是你的亲人惨遭杀害,全中国已然没人管事了,就剩"维稳"的那拨人在毛手毛脚"管事"。前所未有的利益驱动,使得吃"维稳"饭的鹰犬爪牙像打了鸡血般兴奋。社会矛盾因此被进一步激发,黑夜由此更恐怖,对立和冲突在为此而加剧。
"恐怖"被强加给弱者时,真实而又具体,令人胆寒发竖。"恐怖"反弹至恃强凌弱者的脑门时,一样会是焦头烂额,一样会是惶惶不可终日。中国史上实行恐怖统治的朝代,全部不得善终。有些"恐怖暴力袭击"在史书中叫作遗臭千秋,有些"恐怖暴力袭击"在史书中的别称是揭竿而起。
写于2013年11月1日(廖梦君同学惨烈遇害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中学,和杀人犯同穿一条连裆裤的"伟光正"放任凶徒逍遥法外第2665天!遇害学生的尸检报告、相关照片及"破案"卷宗是不可示人的国家机密!作家廖祖笙在国内传媒和网络的表达权被党国全面非法剥夺!廖祖笙夫妇的出境自由被"执法"机关非法剥夺,故乡居所被反动当局连续非法断网966天!在令人发指的残酷迫害中,幕后迫害的操纵者能非法控制全国的媒体和互联网,能控制公检法,能控制广东和福建,能控制电信,能控制银行,能不时操弄"不作恶"的谷歌……)
廖祖笙邮箱:liaozusheng@gmail.com
廖祖笙谷歌博客:http://liaozusheng.blogspot.com/
廖祖笙博讯博客:http://blog.boxun.com/hero/liaozushen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