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俄罗斯日益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存在。除了将扩大其控制的北极自然保护区面积外,俄罗斯还组建了北极作战部队并长期驻军。与此同时,俄罗斯非常提防中国在北极的积极活动。作为战略伙伴的俄中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经常协调行动,但在北极事务上将如何互动,双方利益是否一致,是对抗还是合作,特别引人关注。
俄经略北极防备中国中俄怎样互动引关注
*普京:数倍扩大俄北极保护区*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三在名叫“北极是对话之地”的国际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准备扩大其所控制的北极特别自然保护区。普京说,目前的保护区面积能占俄罗斯所控制的北极地区的百分之六,大约为32万多平方公里,未来保护区的面积将扩大数倍。
“北极是对话之地”会议由俄罗斯几年前发起主导。前两次会议分别在莫斯科和北部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今年第三届会议在接近北极的俄罗斯雅玛尔-涅涅茨自治区首府萨列哈尔特举行。冰岛和芬兰领导人参加了今年的会议。
普京和国防部长绍伊古 x普京和国防部长绍伊古*重返北极基地长期驻军*
俄罗斯日益重视北极地区。普京和国防部长绍伊古最近下令,向俄罗斯雅库特共和国北部,临近北极圈的新西伯利亚群岛派遣常驻军队。俄罗斯的海军陆战队目前用米-26大型直升机向岛上运送给养。军方计划在岛上部署防空导弹,同时扩建机场,使机场在十月能接待安-26和安-72运输机,未来能接待伊尔-76大型运输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1993年撤走了在新西伯利亚群岛的驻军。新西伯利亚群岛扼守北冰洋主要航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舰队宣誓主权组建北极作战部队*
俄罗斯海军最近还派遣由北方舰队旗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率领的舰队巡航北冰洋宣誓主权。这只舰队包括了多艘原子能破冰船,以及登陆舰和其他作战舰只。除了测量水文地质和航道外,舰队还将前往新西伯利亚群岛,以及位于北极圈的法兰士约瑟夫群岛和新地岛。俄罗斯同样计划在后面所说的这两个岛上建设更多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俄罗斯不久前特别组建了北极作战部队。第一支北极作战部队将由驻扎在与挪威边界不远的一只俄军陆军旅改编而成。俄罗斯陆军司令契尔金今年三月专程去当地视察,考察了北极作战部队使用的雪地运输设备和作战装备。
*关注中国在北极活动*
俄罗斯学者和官员说,俄罗斯日益重视北极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想涉足北极事务。
俄罗斯媒体和各种智库最近几年也大量报道和分析中国在北极地区积极活动。中国在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了世界上最大的非原子能破冰船,并将其命名为“雪龙号”并参加北极考察。中国自己建造的吨位更大的破冰船很快将投入使用。中国的一艘万吨货轮上个月首次穿越北极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港。
*俄不愿中国涉足北极*
中国今年5月已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俄罗斯媒体说,对于中国等国希望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俄罗斯并不热情。商人日报曾透露,俄罗斯不希望中国,以及其他同北极没有领土关联的国家加入北极利益的争夺。因此在俄罗斯的活动下,中国等国所获得的观察员地位不会对北极理事会的决定有任何影响。
*不便表达不满中国望同俄联合研究北极*
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帕特鲁舍夫说,航道和丰富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北极感兴趣。他说,中国已完成了5次北极考察,2004年建立了第一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他透露,中国已同俄罗斯接触希望能在北极研究问题上加强合作。双方也在讨论航道和联合建立北极考察站等问题。
俄罗斯媒体说,虽然俄罗斯不愿意中国过多涉足北极事务,但两国是战略伙伴,俄罗斯在北极问题上公开表露警觉和排挤必将引起中国不满,具体如何操作考验俄罗斯的外交艺术。
*中俄北极利益吻合?冲突?合作?*
俄中两国经常在国际事务上协调一致,但在北极事务上,两国的利益是否吻合,双方如何互动,怎样合作,特别引人关注。
俄罗斯战略学者西蒙诺夫说,俄罗斯主张北极事务应由属于北极理事会的几个成员国自己关起门来处理,因此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等其他国家对北极过于热心。但中国在北极有自己的目的,而俄罗斯会捍卫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不排除未来俄罗斯和中国因为北极出现争吵的可能。
西蒙诺夫说:“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俄罗斯对北极的掌握非常牢固。俄罗斯国内在讨论利用破冰船和北极航道在冬季从图瓦共和国运煤的可能。而中国也有计划利用北极航道从雅玛尔-涅涅茨地区向上海运输能源。所以中国在北极的活动越积极,俄罗斯就会越警觉,两国完全有因为北极而闹冲突的可能。”
*对待中国挪威比俄罗斯友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北极“黄河”考察站位于挪威境内,考察站的活动得到了挪威方面的支持。中国一直因为异议作家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挪威不满,两国关系也受影响。但在北极问题上,挪威对中国的态度远比俄罗斯温和。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阿波罗网来源:美国之音
本文标签:
中共,
俄罗斯,
刘晓,
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防部长,
普京,
美国,
美国之音,
荷兰,
阿波罗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