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要闻转载: 亲历者评叶永烈《“四人帮”兴亡》一书得失(下)

Mingjing
This feed was created by mixing existing feeds from various sources. 
亲历者评叶永烈《"四人帮"兴亡》一书得失(下)
Oct 22nd 2013, 18:36, by 明鏡雜誌


  这种情况下,"赤卫队"不好用了,这时红卫兵提出就叫"造反队",但大家不太同意。我提出,这个名称应该能让人接受,能团结人,叫造反队不合适。现在共产党领导,难道你要造共产党的反?老工人一听就会感觉刺耳,这怎么能团结大多数呢?王洪文等人都支持我的看法。但红卫兵坚持这个名称,并大声朗读"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时似乎一些人也接受了。我提出,既然叫造反队,就应该含义明确一些,加上革命两字。这点大家比较同意。最后有人提出,北京一下子搞出几个红卫兵司令部,上海工人不要也分裂成几个司令部,内部搞不清楚,建议再加上一个"总"字。就这样大家一致同意定名叫"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

  会上从来没听到过有"工人造反联络站"的提法。即使"造反队",提出后大家争论比较大,思想上一时接受不了。之前,各工厂企业也都没有叫造反字眼的,就是"红旗战斗队"、"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战斗队"等,基本出发点都是文化大革命是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为了防修反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大民主运动。仅提"造反",就会有造共产党反的嫌疑,故大家一时都不能接受。王洪文在厂里也是组织"永红"战斗队,怎么可能提出叫"造反联络站"呢?完全是叶永烈胡编出来的。

  4.叶永烈说:"在这次会上,王洪文提出既然成立司令部,就得选司令,惊人之语,开始操纵会议……。"(435页)

  叶永烈既没参加会议,又没访问过主要当事人。我问过许多人,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个叶永烈,只有廖祖康(王洪文秘书)被叶永烈找过。但廖没理他。于是叶就主观胡编。

  事实是,那天会上没有提过选司令这个问题。连什么委员、常委都没议论过。仅仅议论了开大会时主席台上总要坐人,即"主席团"成员。会议一致同意当天参加会议的单位作为发起单位,各派一个人组成主席团成员。议论主席团主席时,由大家自报出身、简历和为什么造反。当时与会的只有两个共产党员,王洪文和秦麒麟,但秦自报在四清运动中延缓登记。当时首都红卫兵竭力主张由潘国平任主席团主席,认为他能说会道,造反精神足。我感到潘海派气息重,于是提出请王洪文担任,因为王是共产党员,复员军人,又是保卫干部。我提出后几乎没什么争议,这也反映了与会者虽然互不相识,但对共产党的干部还是一致相信的。

  至于大会执行主席,大家一致同意由潘国平担任。

  本来,大会主席团在大会结束后就不存在了,但因为此后各方面找"工总司"联系时总找王洪文、潘国平,自然就形成了"工总司"一、二把手负责人了,主席团成员自然也就成了"工总司"总部的成员了。

  对于以后组建常委委员班子,是后来形势正常后确定的。会议始终以首都红卫兵包炮(中央美术学院红卫兵)等主持,根本不存在王洪文提要选司令,"开始操纵会议"等情况。叶为何编出这段情节?无非想证明王从厂里就"对党不满",要成立"造反联络站",要当"总司今",无疑是"大野心家"。

  叶说:"工总司最初筹备会议的委员中,三十多人只有两名党员,王洪文和耿金章"。事实是,耿金章根本就没有参加这次会议,直到苏州回来后才冒出来。

  七、写"抢红布"

  《兴亡》中有这样一段:"在协大祥,王洪文十几个哥儿们,闯了进去,王洪文说了一声'找红布'!……。店员说钞票布票呢?'你找曹老头要',王洪文哈哈大笑……,店员说我这儿有电话,你给市委打电话,说完将红绸抢下。无奈王洪文只好给市委拨打电话,深更半夜曹荻秋怎么会在办公室?……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哥们儿便从店员手中抢去红绸"。(436页)编得真是活龙活现啊!在《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话》中,还有"将协大祥支部书记找来……"的文字。

  事实是怎样的呢?我是这件事的当事人,自始至终都在场。因为决定十一月九日召开"工总司"成立大会,需要一点红布做袖章。在十六日会上,我们还循规蹈矩,担心钱和布票哪里来。不想却被红卫兵嘲笑,说我们婆婆妈妈的。当时分工时,上海红卫兵造反委员会方劲戎说:"文化广场会场我们包了";"炮打司令部"红卫兵红鸥提出,"工总司"的办公地方他们包了,就放在巨鹿路691号;就是缺一些做袖章的红布。我们一部分人去协大祥布店设法借。

  那天是十一月七日凌晨,去了包括王洪文,保温瓶2厂的范佐栋,五一电机厂的丁德法等七八个人。因为是凌晨,所以我们是从后门进去的。开始值班的店员有些紧张,不知发生什么事。我们向他解释,上海工人要组织起来,缺点红布做袖章,想借一些,同时范佐栋拿出工作证给他看。看看我们一些人还都着工作服,并不像歹徒抢劫的样子,也就不紧张了。但说店里没有红布,见我们不信,带我们去店堂看。果然只有半板红绸,大约十几公尺,我们就拿了这些。当时由范佐栋写了借条,承诺"工总司"成立后和他们结账。

  那天真正出面的根本不是王洪文,主要是范佐栋出面,怎么会扯出王洪文给曹荻秋打电话,还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时谁也不知道市委电话,更不可能知道曹办公室电话。十几个"强盗"还怕一个老头子?还无奈给曹荻秋"打电话"?编得也太蹩脚了。总部取得经费后,派丁德法去协大祥结了账。

  因为红绸不够,我们又去了金陵东路一个棉布批发仓库。那天正巧仓库一值班的开门出来小便,我们就上去了。开始那人也紧张,解释后,他不仅不紧张了,还领我们进去。里面有两三人值班,知情后一致表示支持,并帮助我们从上面搬下大约四捆红布,每捆直径约有一公尺,这下解决大问题了。离开时我们表示感谢,双方热情告别,这就是事实!

  可是叶永烈却写成:"这回王洪文有经验了:把门叫开后,吩咐两个哥们儿们看守大门,两个哥儿们看守电话,他自己带人进入商场,果真抢到一大批红布……"(436页)

  1.那时大家互相认识仅几个小时,谁是谁的"哥们儿"?而且出面交涉的主要还是范佐栋(还有几个红卫兵),王洪文当时只不过跟跟而已。

  2.根本不存在 "看守大门"、"看守电话",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一切都非常顺利。

  3.那是一个批发仓库,根本就没有"商场",何来"王洪文带人进入商场抢了一大批红布"?叶永烈连起码的事实都没有弄清,就把故事写到书里。

  "一月夺权"后,一次毛主席接见王洪文,谈到当时困难,做袖章的红布都没有,只好硬借。毛主席说:"有什么办法啊,人家不承认你嘛",就是指这件亊。

  八、写"安亭事件"

  这件事要从十一月九日在文化广场召开"工总司"成立大会说起。

  叶永烈说,大会前十一月八日,"那些穿蓝色工作服的来访者",到康平路要求曹接见,但曹未见,由刘冠英代表市委接见。"我们提出三条要求,……限于今日下午二点答复"。"下午二时到了,上海市委仍没有答应'工总司'的'三项要求'。王洪文骂骂咧咧:曹老头,明天我给你颜色看看"。(438页)

  1.事实是,十一月八日大家忙于第二天的大会组织工作,我们,包括王洪文,只知道上海市委在延安西路三十三号,根本就不知道康平路才是市委负责人办公地。那天是有上海及首都几个红卫兵去康平路,根本没有"几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即工人)。目的是想请市委参加成立大会,讲几句话给予支持,反映了当时虽然对市委压制群众不满,内心还是承认市委是党的领导的心态。否则根本无需市委参加。

  曹荻秋决定不参加十一月九日大会的消息,当天下午我们才知道的。上午还有消息说曹来参加大会,大家非常高兴。故大会一直等到下午。王洪文不可能在十一月八日就得知曹不参加,而且说"曹老头儿,明天我给你点颜色看看"这样的话。当时我们尽管在文革开始阶段受压制,但大家对中共上海市委还是信任的,希望市委参加、支持。否则要请曹来干什么?

  叶永烈这一点睛之笔是别有用心的。大会后第二天发生的"安亭事件",便可由他编造成:王洪文早就要用"安亭事件"给市委"颜色看看"了。

  2.等到下午,曹荻秋不肯来。叶说:"当'工总司'核心成员讨论下一步棋子该怎么走时,王洪文提出了'上北京去告曹老头'。"(441页)

  叶永烈这样一编,承上启下:后来的"安亭事件",无疑王洪文早就有"预谋"了。事实是,大会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曹荻秋没来,红卫兵不知从哪儿找来张文豹(原市委组织副部长)。这时大家还是对市委抱有信任的,既然曹不来,有个代表市委的讲几句肯定的话,大家也就放心了。但张说我不能代表市委,也不能表什么态,这时台下群众轰起来,要他滚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想到市委既不参加又没有一个态度,怎么办?心里感到不踏实。尤其是许多参加会议的人,一个厂就来几个人,担心回去要遭到更大的迫害。此时我看到有几个红卫兵提出不能散,到市委去要曹荻秋接见,主席团的人也都同意。这时根本就没有要去北京告状的想法,还是要争取市委接见。

  根本不存在什么"核心组研究",根本就没有核心组,更不存在"王洪文亮出了他主张,上北京去告曹老头。"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队伍不从文化广场直接开向火车站,而要冒雨到延安西路市委大楼去?傍晚时又到中苏友好大厦的咖啡厅等市委领导接见?

  曹荻秋的"三不"指示,我们在大会期间根本不知道,而是队伍冒雨到了延安西路三十三号上海市委大楼,等了一二个小时,曹不肯见。但又传来消息(大楼的一只大喇叭叫的)说,曹在咖啡厅接见大家。于是队伍涌向咖啡厅。这时队伍已经不成形,主席团的人互相找不到。到了咖啡厅,门都没开,大家都涌在门口淋雨,等了半个多小时。这时忽然传来曹的"三不"(不支持、不承认、不参加)指示,一下子激怒了又饥又冷(大部分穿着工作服,午饭、晚饭都没吃)的群众。我见到一位红卫兵(是首都还是上海的也没有看清)拿着电喇叭,高呼"我们要去北京去!我们要见毛主席!"队伍约二千多人,一下子响应起来,开始涌向火车站。没有任何人组织,也没有人带队。人们是自发地、一窝蜂似地拥向北火车站。接下来便发生了后来所说的"安亭事件"。当时如果曹或者市委的某个人出面代表市委安抚一下,就决不会出现"安亭事件"。

  3.叶永烈在写作"安亭事件"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故事。

  所谓"安亭事件",就是几千人拥向火车站要北上控告,上海市委发了两列车,一列开到南京被扣下,一列602次列车开到上海郊区安亭被锁进叉道。还有几百人滞留在车站,这部分人步行到安亭汇合。时间从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月十三日,历经五天。

  关于拦阻上海至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叶永烈完全是在道听途说的基础上添枝加叶。当时不少人被扣在安亭的第二列火车上,许多单位派了人到安亭来发传单,动员大家回上海。

  《兴亡》这样写道:"王洪文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一不做二不休!'王洪文看了一下表,对他部下说,等会儿上海到北京的十四次特别快车要经过这里,我们拦住十四次,要他们把602次(被困的列车)挂在十四次后面,直上北京!十一月十日中午十二时零二分,14次列车不得不骤然刹住。"又对列车长说:"我们就是要拦住你14次特快列车。王洪文哼了一声。"

  怎么拦的?叶永烈没说。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卧轨拦车"。特快列车在安亭小站根本不停的,全速前进,"轧煞不管",谁敢卧在轨上?于是别出心裁地编出一个"停车卧轨"说——车停下来后大家再躺在铁轨上。这样矛盾又来了:既然车已停下(怎么停的也没有交代),还有什么必要再卧轨?只要控制驾驶室或堵障碍物不就可以了吗?

  叶永烈说:"听说韩哲一要来安亭,王洪文终于决定放行14次列车。沪宁线大动脈被切断20小时零21分之后,在11日上午8时23分,十四次特别快车终于转动了车轮。"(443—444页)

  具有官方背景的周克、李成吾等编写的《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话》,对安亭事件描述如下:"看到陈伯达的电报后(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动员大家回上海),王洪文、潘国平、黄金海、张宝林等人大为恐慌。他们急忙煽动了几百人,从车上(被困在支道上的)下来卧铁轨……,中午又把上海至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拦了下来。据上海铁道路局调度所记录,该线从11月10日上午9时20分起,共被迫中断31小时34分。"

  《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是这样写的:"上海铁路分局调度所1979年12月8日写的《关于安亭事件中断行车的情况》中说,14次列车,从11月10日上午9时20分至11月11日下午16时54分止,共中断行车31小时34分。"[6]

  可见,当年多如牛毛的大批判文章抄来摘去,盖出于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而王年一的来源,又是陈伯达所说的"上海铁路局调度所记录"。而这个"记录",竟出自"安亭事件"后十三年才出笼的上海"铁路局调度所"。这个调度所是"上海工人赤卫队"的大本营,其主要负责人王玉玺就在这个单位。在"康平路事件"时,王将调度所的人全部调到康平路,致使铁路南北交通全部瘫痪。同时他自己利用职权,私调列车将大批赤卫队送到北京,以致于后来周总理亲自下令逮捕他。现在自然成了大左派了。这样的调度所在十三年后写的"情况报告",有多少可信度?

  叶永烈与上述表述不同的是,将官方传统的阻拦三十一小时三十四分,改成二十小时二十一分,起止时间从十一月十日上午九时二十分至十一日下午四时五十四分,变成十一月十日中午十二点零二分至十一日早上八点二十三分。官方传统的说法有依据,是十三年后"上海铁路局调度所的情况报告",但叶根据什么?

  我认为,所谓安亭阻拦14次特快一事,是根据政治需要编造的。理由如下:

  1.我是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到安亭的(因九日那天胃疼得厉害,回厂医务室打针治疗,没一起涌向火车站)。去后,得知曾有一列648次普客列车停下来,原因不详,停车时间约二十到三十分钟。这时,有人向里面塞传单。至于14次列车被拦,我既没看见过也没听说过。按停车31小时34分,应在下午四点多离开,这时我在安亭,不可能看不到。亊实上当时根本没有被扣列车。

  2.叶永烈很"聪明",他感到写31小时34分,要出洋相,因为十一日上午韩哲一(华东局书记)等领导到了安亭,并答应派快车送大家去北京,还祝大家一路顺风,许多人还请韩签名留念。这时安亭根本没有被拦列车,更没有14次列车,所以叶永烈将14次列车改成早上8点23分离开安亭,在韩去安亭之前。总的阻断时间,也缩短了11小时13分。这并不是疏忽,而是叶永烈精心编造的。

  叶说:(拦车前)"王洪文看了看表,对他的部下说,等一会儿14次特快列车要经过这里,我们要拦住14次特快列车。""部下"是什么人?叶没说。而在《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话》中,"部下"指的是潘国平、黄金海、张宝林等人……[7]

  为什么叶永烈故意忽略了"部下"名字呢?他清楚地知道,要是写出部下的名字就漏馅了。因为当时我根本不在安亭(10月10日),而大家又不认识张宝林,张更不是总部的人。我去安亭根本找不到王洪文。只到12日凌晨,张春桥乘着卡车去煤场上接见大家时,才第一次见到王洪文也站在车上。怎么可能这几个人"研究"之后,发动群众几百人"卧轨"呢?

  怎么拦车?叶永烈又有了新的发明。官方和"传统的说法"叫"卧轨拦车",叶感到太离奇了:14次特快到安亭全速前进,"轧煞不管",谁敢卧?于是,叶永烈改成了"拦车卧轨"(434页)。问题是,拦车何必卧轨,放点路障就足矣。

  叶永烈说,王洪文看了一下表,说14次特快列车快到安亭。完全是不靠谱的编造——王洪文有"火车时刻表吗?"即使有,他也查不出14次特快在安亭小站停靠的时间。因为这次列车根本不停!谎言总难自圆,叶永烈本想通过编故事来弥补破绽,没想到,刚补上这个漏洞,那边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漏洞。

  3.《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一书中提到:王洪文1980年6月5日被审讯时说:"我虽不主张他们拦截火车,也做了工作,但主要责任还是我,因为我是头。" 陈伯达认为:"传说王洪文不仅卧轨,而且带头,这可能不符合事实。"[8]

  由此可以证明,王洪文根本是反对拦截火车的,而且在我等几个人的公诉书和判决书中,也根本没有拦截火车的事。至于王洪文说:"不主张他们拦截火车,并做了工作",是指当时确有一辆普客648次列车停过二十几分钟,但并不能证明这是指14次列车。

  4.14次特快车被截三十多小时事件是一个历史谜案,犹如1937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条铁路,嫁祸于中国军队,借此挑起"9.18事件"。也和德国国会大厦纵火案一样,无非是找个借口,把共产党镇压下去。从上述事实来看,无论是叶永烈的《兴亡》,还是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以及大量传抄、转载、摘引的文章,无一不是漏洞百出。在主流意识形态看来,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重复,就会把谎言变成戈培尔所说的"真理"。

  5.如果确如官史所说,那么,14次列车上的列车长、乘务员、驾驶员,还有数以千计的乘客,为什么没一个人站出来证实呢?要知道,这正是揭批四人帮的好材料呀!为什么在几十年的高压审查之下,竟没有一个人出来证明当时的拦截情况?四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卧轨"的数百人中,竟也没一个人肯出来讲一讲他们当初是怎样受王洪文指使的?又是怎么采取卧轨行动的?


注释:

  [6] 陈晓农编纂:《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第339页,东方出版社,2010年。关于14次列车被拦的情况,参见《关于"安亭事件"的一些资料》,载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出版的《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二期。上海的《史话》可能也是抄此而来。

  [7] 《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话》一书,是由周克、李成吾为首的上海文革史料整理编纂小组编写的。

  [8] 陈晓农编纂:《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第340页,东方出版社,2010。

  网刊《记忆》2013年9月30日第102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页浏览总次数